“我仅仅顺手点了个链接,成果银行卡被盗刷了......”
“分明没告知他人身份证号,却接到精准推销电话?”
在数字年代,咱们的个人信息就像散落的拼图,稍不留意就会被不法分子运用。许多看似常见的日常习气,正在悄然成为信息走漏的“爪牙”!今日,跟从网警的脚步一起来扒一扒那些简单被忽略的“高危行为”,并见招拆招。
警觉!!!这些习气,或许正在出卖你的隐私
No.1
随意衔接公共WiFi
风险行为:在咖啡厅、商场等公共场所,看到“免费WiFi”就刻不容缓衔接。
风险:黑客可经过多种手段盗取你的账号暗码、聊天记录,乃至银行卡信息。
正确做法:尽量运用手机流量或承认WiFi称号(向商家核实信息)、防止在公共网络登录网银等灵敏账户
No.2
交际途径“晒日子”不留神
风险行为:晒机票、快递单、身份证(哪怕打码)等。
风险:机票二维码或许走漏行程和身份证号、快递单上的电话、地址会被黑产搜集
正确做法:晒图前查看是否露出灵敏信息(如证件、收据)、朋友圈尽量设为“仅老友可见”,削减揭露曝光
No3
用同一暗码注册一切账号
风险行为:各交际软件、邮箱、付出暗码、游戏账号......全用同一个暗码!
风险:一旦某个途径数据走漏,一切账号都或许被进犯。
正确做法:不同途径设置不同暗码(至少分“重要账户”和“一般账户”)
No.4
随意扫描、点击生疏链接
风险行为:看到“扫码领红包”“点击链接查快递”就激动操作。
风险:或许是垂钓网站,诱导输入银行卡号、验证码,瞬间盗刷!
正确做法:生疏链接先核实,警觉“高仿”网站。
3步加固你的“信息防护盾”
1、定时查看隐私设置
2、重要账户敞开两层验证
3、遇事前核实(自称“客服”“公检法”的电话,必须经过官方途径二次承认)
网警提示
个人信息安全无小事,一次忽略或许变成大祸!改掉一些风险习气,做自己的“隐私守护者”!
转发提示家人朋友们,别让信息走漏找上门!(据公安部网安局)
00:08据日本媒体报道,近期日本社会恶性治安案子呈添加趋势。2024年12月以来福冈县北神州市、长野县长野市、岐阜县岐阜市等地产生无差别杀人事情,多名无辜市民死伤。近两周,爱知县一宫市、东京都新宿区...
据日本媒体报道,近期日本社会恶性治安案子呈添加趋势。2024年12月以来,福冈县北神州市、长野县长野市、岐阜县岐阜市等地产生无差别杀人事情,多名无辜市民死伤。近两周,爱知县一宫市、东京都新宿区、埼玉县...
本文转自【央视新闻客户端】;在数字化年代,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日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不只是通讯东西,也是存储个人信息、处理作业业务、进行金融买卖的重要渠道。值得注意的是,跟着技能的飞速发展,手机安全...